【看摄影】 摄影节及其他

2007.11.16

金秋时节,以画里乡村为主题的国际摄影节(哈哈~,没见几个老外)在黟县西递隆重开幕,为黄山节压轴戏也算是一大盛事了。像我这个业余人士参加这样的盛事还是有好处的,借工作之便也去当了一回国际摄影节上的摄影师。
来自世界各地(既然是国际摄影节也该算上世界各地吧,好歹看见一俩老外~)的摄影大师们各自扛着各式各样的家伙来到现场,看上去更像是打器材擂台,个个鸟炮长枪(嘘…双枪重炮的也不在少数),身挂“采风证”、“嘉宾证”头上戴着略显多余的帽子,气质非凡。与此,拍摄者气势逼人,被摄者满足之心也得到大大释放。
按照黄历掐着手指算每年的11月上旬大多树叶应该是黄里透红了,但是盛事其间说是金秋,天色却是雾气蒙蒙秋色不秋,这倒给画里乡村罩上了一层神秘面纱。估计天气也和现在的领导干部一样在与时俱进搞起改革,对摄影人来说的真正秋色却迟迟不来。
尽管如此,盛事其间,西递、宏村人山人海,古村落顿时沸腾起来,穿街走巷几乎是一个挨着一个,山野之处就更好玩了,好像是天神洒下的一把砂砾(还是全彩的~),漫山遍野,花花绿绿,很是滑稽,塔川秋色一不小心成为了当代实验艺术之一的行为艺术。说起来虽觉得可笑,不过这些被撒落一地的摄影大家们也算是为塔川秋色平添了几分奇特的艺术气息吧。


《塔川的神秘》南方的空气中夹杂着尘埃和水气,很多时候都是灰蒙蒙一片。



《鸟炮长枪》高手云集气势逼人。

这样的录制现场还是很少见到的,连三角架都要尽可能收着架起来,否则高度不够镜头不能穿越黑压压一片攒动的人群。HSTV《家园》栏目组的特种兵小刘个子原本就不高,在这样有点小混乱的场合下只能掂着双脚伸着脖子,操控着无与伦比的大家伙。



落英缤纷,新闻记者无论如何都是要抓住关键时刻,不仅仅为了彩花飘零的瞬间,更重要的是领导的那一声宣布。

真的是过节一样,摄影节也是节日,采风证嘉宾证胸前飘舞,个个精神抖擞。据说这次活动是报名交费(交费多少没去关心~~)的每人发放一个采风证,所有景点门票可以全免,嘉宾证、记者证自然就是大摇大摆了。之前朋友弄了个嘉宾证给我,工作之便挂了个记者证,串街走巷去哪都是畅通无阻,中午还管一顿颇为丰盛的自助餐。
一时间这座号称近千年的“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沸腾起来,人满为患的喧嚣贯穿了村落的街巷庭院。好容易找到一个人较少的地方见缝插针似的快走了几步,本身业余的我这时候镜头中没有临街亭阁式建筑,没有富丽雅致的宅院,没有精巧的花园,没有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眼前有的是人群攒动,耳边轰轰作响,镜头伸出来到处都能碰到臂膀胸背,我在想是不是有升天的特异功能,就能将这950年历史的胡姓人家聚居之地,两条串村而过的溪流,整个呈船形村落加上四面环山连带骚动的人群一同拍下,这壮观场面才是表现整个村落空间自然流畅,动静相宜的绝好作品,回到现实如此赶集又如何画里乡村呢?



闹哄哄的人群在我的视线中已变得模糊不清,像是天上漂浮的云层,仿佛摸不去的回忆。他们与岁月一起被风的脚步碾碎,粉末划过我的心迹,留下无法愈合的创痕。

走过街巷,临街亭阁式建筑里随处可见摆满过道的古件,有飞檐挂壁的木雕、漏窗、石雕、人物戏文,看上去年代甚远,不知道哪来那么多,回过神观望其本身建筑,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都是罕见的。
很是好奇拍下它们,细看博古架上居然有军官照的烧瓷和带毛主席像的瓷盘,还悬挂了一个耶稣。这位西方宗教教义的中心人物和东方领袖被放在徽州传统雕刻品中作为展示或出售,是否在人类历史洪流中,他们都是叱咤风云、震撼一时的伟人,但到底哪一位在人们心坎里留下了久远的痕迹呢?也许是因为耶稣在30岁以前是个木匠的原因,所以木雕里也不可或缺吧。



《博古架上的耶稣》好多人家的庭院走廊里摆满了木雕古件,在这里能看见弥勒佛,能看见一代伟人的瓷像,还能看见西方基督教中心人物耶稣。

《走马观花》

在宏村到处都能看见美院写生的学子们,水埠头墙脚下,个个怀揣着理想写下他们自己的感受。与走马观花相比他们显得要用心多了,在他们眼里这些古民居是绝好的写生对象,无论是对收集资料还是研究自然色彩都是非常有利的。他们一遍遍地把亲身感受和自己的梦想描绘在眼前的那一片视窗里。
一群群不安的人流在千年历史的马头墙前骚动,打破了原有的宁静。与一大批一大批浮躁的快门操作手相比更显现了这些长时间一动不动学生们的投入与专心,他们用慧眼和巧手把遗产和生命永恒定格。他们成了风景中的风景,自然点缀的恰到好处。

为了尽可能少的影响他们而又能够拍到他们俩人用心观察世界的那双眼睛我选择了在距离他们6米左右的地方用70-200mm镜头足足对着他们有5分钟,人群在他们眼前晃动,而我的举止多少都有潜在的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下创作或练习能够达到旁若无人的心境,又有多少快门手能与之相比呢,我感觉我很难做到。

相面而坐,各自展开思绪的空间,涂抹岁月的痕迹。

《面对时间把沧桑写下》走过一个拐角处一小片空地上有两个学生正面对八字型大门创作。这样的场景很有纪录性,我便走过他们绕到墙角用了19端的超广角拍下历经风雨的徽派庭院和年轻一代艺术家。尽管现代水粉画是英国18世纪水彩画发展中的一个分支,但是不难看出我国北魏时期的敦煌石窟壁画,西晋南北朝时期的新疆地区石窟中的佛教美术,六朝永乐宫壁画和历代工笔重彩画,以及古代院体画与民间绘画等等,都是使用水溶性粉质颜料绘制而成的,如今他们使用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很容易表现其原本特色。此时他们的画笔调和的不光是色彩的明暗饱和,更多的还有时间在空中悄然划过的痕迹。

一支笔一张纸便把他们看到的世界凝固定格,这正是大家所说的画里乡村。

双肩背囊脖挂机机,在人挤人几乎透不过气的巷道里穿行,真不是一件愉快地事情。偶见一小院空空如也,我像躲避瘟疫似的“biu”的串了进去,深深地喘了口气,当时还很少有人发现,洋洋自得一番。
细看下来原来是“应天奇美术馆”,它静静处在与闹哄哄人群一巷之隔的院落里,这里的一切似乎如在月夜一般寂静和美丽。
难怪说艺术存在就是一种空灵现象。绘画艺术以谎言的形式存在于物质世界是空灵,是一种真实的欺骗,而这种欺骗便是充实。这样合情合理的欺骗满足人类的欲望,是人性“本我”的衍射。艺术创作行为是艺术家对现实世界心灵的显现,艺术的谎言源自一种心灵深处的真实、善意的欺骗,而创作者对美的感悟是灵魂的升华,是要达到逾越现实和超我的境界。

《应天奇美术馆》它,独守寂寞,以敞开心怀的表现形式存在于物质世界。我喜欢它,喜欢这样的存在形式,寂静而又美丽着,很真实却让你感受到超越自我的一种魅力。

《应天奇美术馆》外墙,秋天带着红色爬满了它的脸,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又缥缈,马头墙阴郁地在远处站着任凭时光剥下它的衣裳,他们告诉我最亮的东西是阳光,最宝贵的东西是时光 。

抬起头,忽而来一阵凉风,梧桐叶落,后院山上依稀传来秋蝉衰弱的残声。时间透过窗花把四季烙印在这个残旧的墙板上。

从灰暗的房子里走出来即而又混入人群里去赶时间,挤时光,包括我在内的这些人很像是沙漏, 一点点地往外滑动。我就像偶尔挂壁的那些沙子一有机会就钻进几百年前的民房探个新奇。
一家人和几个看上去像是游客的人在一起吃饭,饭煲旁边的墙上挂满了好多写了字的纸条,还有一件画满字的衣服,据吃饭的妇女介绍说那些是到过他家的游客留下的签名。

吃饭的妇女见我是游客装扮,便积极游说我签上大名。全国各地或是世界各地的游客到此一游?是想把游客到过的数量作展示还是想断然滞留时间,看上去有些沉重和滑稽。我没能力滞留时间也不想曾这个到此一游,所以没有留下自己的任何笔迹,最后我拍下它就当告一段落吧。

ghost

4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老师真是生活的有心人!
照片和文字一样的漂亮,见解和视角很独特,写出了自己与人不一样的感受,看后让人不知觉想去思考,在浮躁,喧嚣的背后,它有一种安静的力量.

Anonymous said...

图、文让人驻足,深思,思绪又随之拉向远方...
树叶

大鬼 said...

林海雪原:感谢您的关注和评论。ghost

大鬼 said...

树叶:感谢您的关注和评论。ghost